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骑士与少年

寻真之地第一集骑士与少年看完后心中澎湃着对理塘变迁的感慨、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最重要的是对丁真多年来成长的赞叹。

纪录片用了大量远景甚至空镜头表现理塘的壮美,令人看后大饱眼福。丁真的怼脸拍更令粉丝兴奋,他的长睫毛、小梨涡与雪山、草原的壮美形成强烈对比,这大概就是理塘吧。甜美与野性,是他也是理塘。

五年前那个在镜头前羞涩又灿烂一笑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本部纪录片的策划人之一。

本集嘉宾是我喜欢的山东电视台曾经最红的主持人野生作家大冰。一个浪迹天涯的浪子与少年丁真邂逅在4000米之上的天空之城--- 理塘。

走红与重生

雨夜,少年丁真与大冰在一顶明黄色的帐篷中畅谈。少年的走红、少年的经历在丁真熟练的汉语中娓娓道来。那个可能再次重复父辈放牧生涯的少年7秒钟被互联网彻底改革了命运。丁真说,走红让他突然来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就像重生一样。听不懂的语言,从未了解的事,以及压力重重的工作让他紧张无措。在无数的赞美和无数人的质疑中,少年丁真通过一部部片子、一档档节目、一支支歌把理塘带给了世界,他也完成了华美蜕变。

与此同时改变命运的还有理塘和他的百姓。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15秒走红的可能。丁真能够走红并不罕见,难得的是四五年前来,他带着家乡一起出现在大众视野,把318国道上一个人们不想停留的驿站变成热门旅游点。无数兄弟和家乡诸多牧民在他的带领下,生活和思维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正如他在微博中所言“很多年轻人也有了看世界的勇气”也同他一样开始改变生活。大家不再只是放牧、挖虫草、捡松茸,家家盖起民宿,家家在旅游中获得收益。

丁真再次和兄弟们骑上驰骋的野摩托重走当年送游客的路,一切似乎没变,似乎又变了许多。丁真问兄弟们,他哪里没变。兄弟们说,不管他红也好不好也他,他的心对他们一直一样。当年生活着一只梅花鹿的村落,如今只有断壁残垣。少年的初心正是从这废墟中升起,徘徊在喀麦隆脚下从未改变。

建设与传承

那一针一线缝制的黑帐篷,承载了无数牧区孩子的重年。牧民定居后这顶黑帐篷是不是也成为很多人的回忆?是不是只有耍坝子时才用得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是幸福指数的提升。不变的是,马背上的呐喊就像珍珠颈下的铃铛一样在一直叮咚作响。

人、马和草原都认可的比赛,在神山的注视下一场接一场的进行。永远有新的赛马王子在茁壮成长,丁真在大冰指引下牵着珍珠走向一个小男孩时,传承在这一刻鲜活起来。

温馨的色彩中,妈妈树非遗工艺作坊的数位阿妈出现了,她们是藏文化新的传承者。发展,不仅仅是村里日渐丰盈的房屋,平整的柏油路、漂亮的路灯。不仅仅是理塘街头的蜜雪冰城和咖啡店,还有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看世界的勇气,有了跟上现代化生活的底气和本领。而这一切,就像马背上的越来越多的小男孩一样,文化的传承也越来越兴旺。

发展与回归

然日卡有格聂之眼,周边有许多雪山,是穿越格聂的重要补给点。而理塘已经是318这条进藏路上必不可少的驿站。丁真那幅大大的海报下面,那一个个骑行而过的进藏者诉说着一个地方被发现、被推崇的过程。一个个把理塘当终点的游客更是丁真那惊世一笑最直接的业绩呈现。

当年胡波像一个骑士闯入理塘,闯入然日卡一样把外面的风带进然日卡,风则把一个真正的骑士——少年丁真吹进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个不同于中原文化的世界,感受那里的纯粹与厚重,野性与广袤。谢谢你,少年,谢谢你出现在我们世界。

一个人走出去,就会有更多人走出去。喀麦隆则会永远保佑远行的孩子,因为他的心一直都在妈妈关切的目光里。他负责外出工作,妈妈则要照顾好他的珍珠。无论他走出多远,他亲爱的妈妈和心爱的珍珠都在雪山脚下等他回来。他这些年因为工作大部分时间住在成都,连见爸爸妈妈一次都变成了他口中的偶尔。这大概就是成名的代价吧。

大冰的文艺洒脱与丁真的真诚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两个人关于短剧的讨论,关于交换珍珠与摩托的玩笑,为这部人文旅游纪录片增加了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华点。

更令我们唏嘘的是丁真解答他在某综艺中被人质疑普通话。一个母语不是汉语的人在成年后才学习汉语,走红半年后就开始不断参与综艺和纪录片的制作。这样的学习和交流能力,任何一个学习第二语言的人都明白有多难。

上一篇:通篇都是真善美的故事,我会觉得晃眼|专访《绑架毛乎乎》导演

下一篇:放《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