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关于故事、角色和分镜的一些杂谈

为了看2,先去补完了TV;看完了2,果断去补了1。我信奉好作品的核心是好故事,所以比较关注剧情。罗小黑非常聪明地选取了大世界观+重要主题冲突+单元剧的制作安排,避开了长篇叙事的负担,遗憾是依然没能在国漫中找到长篇叙事的典范,可喜的是至少在这一赛道,国漫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隔壁时光代理人和伍六七开始时同样是单元剧,但也许是商业化生命延续的必然选择,这两个当年堪称国漫单元剧顶峰的作品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向长篇叙事,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罗小黑能够写好单元故事,用单元故事表达好基本的世界观和作品主题,同时不让大家感到审美疲劳,确实非常值得称道。

说完夸誉,想继续表达两个担忧,同时也是国漫界的普遍疲软之处。罗小黑做得高于水平线,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代表国漫完全突破这些诅咒,我期待他们能在未来做出明显突破,带给业界不一样的震撼,可以说个人还是寄予厚望、要求苛刻吧。

第一,非常担忧角色的厚度问题。罗小黑的角色塑造绝对算不上短板,但是作为一部群像剧,目前除主角师徒外,其它角色的塑造依然缺乏足够的深度,大部分还停留在“有鲜明的人设”“有足够的记忆点”,其实可以看出罗小黑绝对不会满足于脸谱化人物,但是从已经展现出的角色塑造手法看,习惯于直接呈现而非用大量细节暗示、除主角师徒外其它角色缺乏足够篇幅的矛盾和前后变化来丰富 ,则制约了其进步(一个证据是,我们没能找到那种深度被作品故事塑造、同时展现出了突破作品走向人心深处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大电影1中充满张力的风息登场1部电影就领盒饭了,诸如这样“点到为止”的塑造比比皆是。主角师徒占用了大部分叙事资源,这对作品来讲是正常的,如何利用剩下的资源去塑造一个在动机、性格、抉择、人生思考等维度上极具纵深和现实感的配角,则是考验主创功底的)。这需要非常深厚的角色塑造功底,罗小黑有很不错的底子,故事的生命也还长,主创的高度也值得信赖,我觉得很有希望在这些方面完成突破。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角色永远是经典作品强大支柱,除了主角外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角色。

第二,关于长篇叙事问题。再单纯的单元剧都必须考虑商业化问题,如何用自身优势绑定长期稳定的粉丝社群、同时在当今商业化创作中不断推出新的爆点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考验主创长期规划的。TV版作为纯单元剧,创作空间还很大;但是在大电影必须一部比一部场面大、创新的情况下,在第二部就放送“会馆最强大战力聚集”“人妖战争一触即发”,往后第三、第四部,甚至五、六、七部该做什么,就成了问题,作为一个有野心的IP,这是一个需要面对的生命线问题。复联在地球上的英雄叙事走向审美疲劳后,决定走向宇宙,其实我还挺希望主创团队能突破想象力,搞点多时空联合、盗梦空间什么的也OK哈哈哈哈。故事创作是一门艺术,大胆突破和表达才是王道,如果能见证更加多元、有胆识、有魄力的长篇叙事出现在国漫中,那广大国漫爱好者想必也会非常激动。当然,运营好传统叙事依然是罗小黑的作品特色所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上只是个人口胡罢了。

最后,还是想继续夸夸罗小黑,单部电影的叙事节奏已经非常平稳老练了,多线叙事完全不觉混乱,各条线环环相扣,而各自的小高潮又很好地配合、充实了完整的电影节奏,既场面不断,又不显得刻意和拥挤,非常难得。开头打斗的微观局面最让人印象深刻,遇袭-反击-狙击手压制-大妖反压制-幕后黑手结尾,短短的几分钟经过多次攻守易型,尤其是狙击镜从一击必杀的压制,到被大松等眼神凝视后随手反杀,可以说既表达了“人类针对妖精的武力建设”,又表达了“大妖对人类依然有显著优势”,让后来幕后黑手是妖精这一设定显得非常自然,让观众非常容易认可池年强调的“除了会馆的一众人,不可能有人能奈何大松”。在妖精全灭的结果作为前提下,小妖在狙击镜下被接连屠杀,大松身边的高级女妖修被幕后黑手刺死抛尸的场面,也非常具有表现力和紧张度,“没有浪费一滴鲜血”。综合下来,个人觉得开头这几分钟演出绝对是经过了非常多的方案构建,从武器展现形式、人物动作到分镜运转都经过了非常多打磨,才能达到的结果,在影院中看到这样高水平的段落先声夺人,真的非常非常令人激动,对这部作品产生了认可。(后面池年的压倒性入侵,和无限更加华丽的碾压式斩首,也是臻于完善的做到了服务剧情和人设的场面,充满了分镜的想象力,让人忍不住好评。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在分镜这块确实下了很大功夫)

最后,祝罗小黑越来越好,在2推出后才入坑,希望并不算晚。

上一篇:业余塔罗人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完美陌生人 也可能是自己和自己